必发网址发布_集团welcome必发网址发布专注于电气产品领域10余年
致力打造电气配套产品行业品牌

高频电泳电源_电泳整流电源厂家-必发网址发布_集团welcome

电泳电源服务热线:13964417937

必发官方网站链接

首页 > 新闻资讯 > 必发官方网站链接

一种跳频滤波器pdf?


时间: 2025-03-25 21:51:06

作者: 必发集团welcome

  

一种跳频滤波器pdf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跳频滤波器。该跳频滤波器包括第一PCB板;位于第一PCB板上的至少一个支撑座、至少一个第二PCB板和至少一个谐振结构;每个谐振结构包括主要有电感、电容、二极管构成的谐振电路;电感设置于对应的支撑座背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一面,电容设置于对应的第二PCB板上,第二PCB板设置于支撑座的侧面,并立设于第一PCB板上。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跳频滤波器的模块化和小体积化,进而方便装配和后期对其进行拆卸维护。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413130 U (45)授权公告日 2021.01.26 (21)申请号 4.3 (22)申请日 2020.04.15 (73)专利权人 上海鸿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4 幢201室 (72)发明人 温海平梁远勇高好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孟金喆 (51)Int.Cl. H03H 9/46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跳频滤波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跳频滤波器。 该跳频滤波器包括第一PCB板;位于第一PCB板上 的至少一个支撑座、至少一个第二PCB板和至少 一个谐振结构;每个谐振结构包括主要有电感、 电容、二极管构成的谐振电路;电感设置于对应 的支撑座背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一面,电容设置 于对应的第二PCB板上,第二PCB板设置于支撑座 的侧面,并立设于第一PCB板上。通过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跳频滤波器的模块化 和小体积化,进而方便装配和后期对其进行拆卸 维护。 U 0 3 1 3 1 4 2 1 2 N C CN 212413130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PCB板; 位于所述第一PCB板上的至少一个支撑座、至少一个第二PCB板和至少一个谐振结构; 每个所述谐振结构包括主要有电感、电容、二极管构成的谐振电路;所述电感设置于对应的 所述支撑座背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一面,所述电容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PCB板上,所述第 二PCB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侧面,并立设于所述第一PCB板上。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座包括U型槽,所述电感位 于所述U型槽,所述第二PCB板立设于所述U型槽两侧的侧壁上。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PCB板,所述第 三PCB板设置于所述侧壁的顶部端面上;所述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第三PCB板上。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谐振结构还包括电阻;所述电 阻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PCB板上。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三PCB板上,所述二极管的 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三PCB板垂直,相邻所述二极管的极性相反。 6.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谐振结构中的所述电阻与对地 的所述电容设置于同一所述第二PCB板上。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谐振结构中的一端与所述二 极管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感连接的所述电容为谐振电容,所述谐振电容设置于立设在所 述U型槽的内侧壁的所述第二PCB板上。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在同一所述第二PCB板上,所述电阻 设置于对地的所述电容的下方。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立设在所述U型槽的内侧壁的所述 第二PCB板上设置有十个所述谐振电容,立设在所述U型槽的外侧壁的所述第二PCB板上设 置有十组所述电阻和十组对地的所述电容,每组所述二极管中包括两个所述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跳频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四个所述 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立设有一个所述第二PCB板,每个所述支 撑座的侧壁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PCB板。 2 2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 1/6页 一种跳频滤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跳频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跳频滤波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带通跳频滤波器设计中,为保证通带中心频率可在固定的范围内任意切换,通 常采用电容阵列的方式,通过导通其中某一路或者多路电容与电感组合来实现频率切换。 [0003] 依照单段跳频滤波器为例,要满足中心频率在间隔200KHz内完全覆盖全段,则需 要10路以上的电容阵列才能够完全满足,为达到滤波器指标一般都会采用双调谐的方式,将电容阵 列翻倍,即需要20路才可满足。20路的阵列电容及开关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积,现市场需求的 滤波器的带宽需要4个单段跳频滤波器才能轻松实现,每段20路电容阵列,4段需要80路电容 阵列才可实现。其中,每路阵列的电容要实现单独参与谐振必须要串接二极管与对地电容, 经过控制二极管的通断来实现每路阵列的电容切换,同时二极管的控制电压需要用插针与 控制版相连接才可控。由此一来,电容、二极管平面摆放数量过多导致产品的整体体积偏大 且对接插针太多装配困难、不变拆卸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跳频滤波器,以实现跳频滤波器的模块化和小体积 化,进而方便装配和后期对其进行拆卸维护。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跳频滤波器,该跳频滤波器包括: [0006] 第一PCB板; [0007] 位于第一PCB板上的至少一个支撑座、至少一个第二PCB板和至少一个谐振结构; 每个谐振结构包括主要有电感、电容、二极管构成的谐振电路;电感设置于对应的支撑座背 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一面,电容设置于对应的第二PCB板上,第二PCB板设置于支撑座的侧 面,并立设于第一PCB板上。 [0008] 可选地,支撑座包括U型槽,电感位于U型槽,第二PCB板立设于U型槽两侧的侧壁 上。 [0009] 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PCB板,第三PCB板设置于侧壁的顶部端面上;二极管 设置于第三PCB板上。 [0010] 可选地,谐振结构还包括电阻;电阻设置于对应的第二PCB板上。 [0011] 可选地,在第三PCB板上,二极管的设置方向与第三PCB板垂直,相邻二极管的极性 相反。 [0012] 可选地,谐振结构中的电阻与对地的电容设置于同一第二PCB板上。 [0013] 可选地,在谐振结构中的一端与二极管连接且另一端与电感连接的电容为谐振电 容,谐振电容设置于立设在U型槽的内侧壁的第二PCB板上。 [0014] 可选地,在同一第二PCB板上,电阻设置于对地的电容的下方。 [0015] 可选地,立设在U型槽的内侧壁的第二PCB板上设置有十个谐振电容,立设在U型槽 3 3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 2/6页 的外侧壁的第二PCB板上设置有十组电阻和十组对地的电容,设置于侧壁的顶部端面上的 第三PCB板上设置有十组二极管,每组二极管中包括两个二极管。 [0016] 可选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四个支撑座,每个支撑座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立 设有一个第二PCB板,每个支撑座的侧壁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三PCB板。 [001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频滤波器包括第一PCB板;通过设置位于第一PCB板上 的至少一个支撑座、至少一个第二PCB板和至少一个谐振结构;每个谐振结构包括主要有电 感、电容、二极管构成的谐振电路;以及通过将电感设置于对应的支撑座背离所述第一PCB 板的一面,电容设置于对应的第二PCB板上,第二PCB板设置于支撑座的侧面,并立设于第一 PCB板上;解决了电容、二极管平面摆放数量过多导致产品的整体体积偏大且对接插针太多 装配困难、不便拆卸维护的问题,实现了跳频滤波器的模块化和小体积化,进而方便装配和 后期对其进行拆卸维护。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跳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跳频滤波器的二极管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跳频滤波器的电阻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跳频滤波器的谐振结构的谐振电路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跳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中跳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能够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 明的是,为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频滤波器适用于对因电容、二极管平面摆放数量过多 导致产品的整体体积偏大且插针装配困难不便拆卸维护的跳频滤波器等结构,进行模块 化、小体积化以方便装配和维护的结构改造的情况。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跳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跳 频滤波器包括:第一PCB板10; [0027] 位于第一PCB板10上的至少一个支撑座40、至少一个第二PCB板20和至少一个谐振 结构;每个谐振结构包括主要有电感L、电容C、二极管构成的谐振电路;电感L设置于对应的 支撑座40背离所述第一PCB板10的一面,电容C设置于对应的第二PCB板20上,第二PCB板20 设置于支撑座40的侧面,并立设于第一PCB板10上。 [0028] 具体地,传统的跳频滤波器中是直接将谐振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及二极管等所有 的元器件全部并排摆放且通过插针设置在第一PCB板10上,平面摆放数量过多导致产品的 整体体积偏大且对接插针太多装配困难、不变拆卸维护。 [0029] 对此,本实施例在第一PCB板10上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座40,图1中示例性地设置一 个支撑座40,支撑座4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等导电材质,其设置于第一PCB板10上的底面与第 一PCB板10可以是紧贴设置的,以使其与第一PCB板10电气连通。将电感L设置于对应的支撑 4 4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 3/6页 座40背离所述第一PCB板10的一面上之后,再将电容C设置于第二PCB板20上,最后将第二 PCB板20设置于支撑座40的侧面,并立设于第一PCB板10上且与第一PCB板10连接,可以是将 第二PCB板20焊接在第一PCB板上。 [0030] 这样,将电容C先设置于第二PCB板上,再将设置有电容C的第二PCB板20设置于支 撑座40侧面,最后将该支撑座40设置于第一PCB板10上,实现了模块化的设置方式,整个过 程涉及插针的部分仅在于将电容C分别设置于至少一个第二PCB板20上,以此减大幅度减少了 传统设置方式中所有电容C直接设置于第一PCB板10上时一起出现过多插针,避免了因此导 致的装配和拆卸维护困难,在需要拆卸及维护时可直接将支撑座40从第一PCB板10上拆卸, 或者直接将第二PCB板20从第一PCB板10上拆卸做维修维护;并且,将传统的将电容C直接 通过插针平铺式地设置于第一PCB板10上改进为,将设置有电容C的第二PCB板20设置于支 撑座40的侧面,并立设于第一PCB板10上,以此减少了对第一PCB板10的表面积的占用,从而 在水平方向缩小了跳频滤波器的体积,实现跳频滤波器的小体积化。 [0031] 依照单段跳频滤波器为例,当其需要20路电容阵列时,可参照图1中所示,设置一 个支撑座40,采用四个第二PCB板20,将20路电容阵列依照谐振电路的连接关系均匀地分别 设置在四个第二PCB板20上,再继续根据谐振电路的连接关系将设置有电容阵列的四个第 二PCB板20分别设置于支撑座40的四个侧面上,最后将该支撑座40设置于第一PCB板10的一 侧,并使得四个第二PCB板20分别立设连接于第一PCB板10上,实现单段跳频滤波器中元器 件的模块化设置,避免了大量插针一起出现导致的装配困难,并在第一PCB板10的水平方向 上减小了电容阵列对第一PCB板10的表面积的占用,从而缩小了单段跳频滤波器在水平方 向上的体积,实现跳频滤波器的小体积化。 [00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频滤波器,通过将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先设置于独立的 一块PCB板上,即设置于第二PCB板上,再将该设置有电容的第二PCB板设置于支撑座的侧 面,最后将该带有设置有电容的第二PCB板的支撑座设置于第一PCB板的一侧,并且将支撑 座的底面紧贴第一PCB板以及将第二PCB板立设连接于第一PCB板,实现了谐振电路在第一 PCB板上的模块化设置,避免了大量插针一起出现在第一PCB板的表面上,使得组装装配过 程变得简洁容易,并且由于将设置有电容阵列的第二PCB板立设于第一PCB上,减小了对第 一PCB板的表面积的占用,在水平方向实现了跳频滤波器的小体积化。此外,支撑座的设置, 不仅帮助第二PCB板立设连接于第一PCB板上,还使得第二PCB板在立设于第一PCB板上时其 高度受到限制,避免了将电容阵列通过插针直接设置于第一PCB板表面上时,因插针太长导 致的跳频滤波器在竖直方向上的体积太大,据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了跳频滤波器的模 块化和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的小体积化,同时方便装配和后期对其进行拆卸维护。 [0033] 继续参照图1,可选地,支撑座40包括U型槽,电感L位于U型槽,第二PCB板20立设于 U型槽两侧的侧壁上。 [0034] 具体地,图1中示例性地设置支撑座40包括U形槽,以使得电感L、设置有电容C的第 二PCB板20基于支撑座40在空间上能够合理化设置,保证跳频滤波器的小体积化,本实施例 对支撑座40的具体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003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跳频滤波器的二极管 的设置位置示意图,结合图1与图2,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PCB板30,第三PCB板30设 置于侧壁的顶部端面上;二极管D设置于第三PCB板30上。 5 5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 4/6页 [0036] 具体地,将谐振电路中的二极管D设置于第三PCB板30上之后,再将设置有二极管D 的第三PCB板30设置至支撑座40的侧壁的顶部端面上,将二极管这样设置既不可能影响上述 技术方案中的跳频滤波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小体积化,也不可能影响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跳频滤 波器在水平方向上的小体积化,也不可能会出现将二极管D和电容C均设置在第二PCB板20上时, 第二PCB板20的表面积尺寸一定而不足以将其容纳,依然保证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元器件 设置的模块化及跳频滤波器的小体积化。 [0037]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跳频滤波器的电阻的 设置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地,谐振结构还包括电阻R;电阻R设置于对应的第二PCB 板20上。 [0038] 具体地,谐振电路中还包括电阻R,能够准确的通过谐振电路中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也 将电阻R设置在第二PCB板20上,使得电阻R也不会直接设置于第一PCB板10的表面而因大量 插针一起出现导致装配困难,同时避免大量电阻R过多占用第一PCB板10的表面积,导致跳 频滤波器的小体积化结果不理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跳频滤波器的谐振 结构的谐振电路图,如图4所示,谐振电路中的电容阵列中电容C大致上可以分为对地的电容C地和 与电感L直接连接的谐振电容C谐,一对对地的电容C地和一个谐振电容C谐通常要设置两 个二极管D1和D2,以及对应的两个电阻R1和R2,V1与V2分别为电源电压及控制电压,其中, 电感L的大小及匝数取决于跳频滤波器的对应滤波频段进行设置,而相邻的二极管D1和二 极管D2的电连接时通常极性相反设置。 [003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图2与图4,可选地,在第三PCB板30上,二极管D的 设置方向与第三PCB板垂直,相邻二极管D的极性相反。 [0040] 具体地,一方面考虑到二极管D的排列尽量节省第三PCB板30的表面积使用,另一 方面考虑到二极管D在谐振电路中的电连接设置方式,在第三PCB板30上,二极管D的设置方 向与第三PCB板垂直,相邻二极管D的极性相反。 [004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参照图3,可选地,谐振结构中的电阻R与对地的电 容C地设置于同一第二PCB板20上。 [0042] 具体地,在将电阻R设置于第二PCB板20上的基础上,考虑到如图4中的电阻R于对 地的电容C地的电连接关系,谐振结构中的电阻R与对地的电容C地设置于同一第二PCB板20 上。 [004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参照图3,可选地,在同一第二PCB板20上,电阻R设 置于对地的电容C地的下方。 [0044] 具体地,为了在将元器件模块化之后依然方便谐振电路与外部电路的连通,在同 一第二PCB板20上,将电阻R设置于对地的电容C地的下方。 [0045] 可选地,在谐振结构中的一端与二极管D连接且另一端与电感L连接的电容C为谐 振电容C谐,谐振电容C谐设置于立设在U型槽的内侧壁的第二PCB板20上。 [0046] 具体地,为了在将元器件模块化之后依然方便谐振电路与外部电路的连通,将谐 振电容C谐设置于立设在U型槽的内侧壁的第二PCB板20上,可同时将既设置有电阻R又设置 有对地的电容C地的第二PCB板20立设在U型槽的外侧壁上,这样,既保证了谐振电路内部的 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又保证了谐振电路与外部电路的连通,也保证了元器件设置的模块 化以及跳频滤波器的小体积化。 6 6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 5/6页 [004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跳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 选地,立设在U型槽的内侧壁的第二PCB板20上设置有十个谐振电容C谐,立设在U型槽的外 侧壁的第二PCB板20上设置有十组电阻R和十组对地的电容C地,设置于侧壁的顶部端面上 的第三PCB板30上设置有十组二极管D,每组二极管D中包括两个二极管D。 [0048] 具体地,依照单段跳频滤波器为例,需要设置20路的电容阵列,那么就有20个谐振 电容C谐、20组电阻R、20组对地的电容C地以及20组二极管D。可以将20个谐振电容C谐中的 10个谐振电容C谐立设在U型槽的一个内侧壁的第二PCB板20上,剩余10个谐振电容C谐立设 在U型槽的另一个内侧壁的第二PCB板20上。同时,可以将20组电阻R中的10组电阻R,以及20 组对地的电容C地中的10组对地的电容C地一同立设在U型槽的一个外侧壁的第二PCB板20 上,剩余10组电阻R,以及10组对地的电容C地一同立设在U型槽的另一个外侧壁的第二PCB 板20上,其中,每组电阻R中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每组对地的电容C地中包括对地的电容C 地1和对地的电容C地2。同时,将20组二极管D中的十组二极管D设置于一个侧壁的顶部端面 上的第三PCB板30上,剩余十组二极管D设置于另一个侧壁的顶部端面上的第三PCB板30上, 其中,每组二极管D中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 [0049] 最后,将4段单段跳频滤波器集成在一个第一PCB板10的一侧,即4段单段跳频滤波 器共用一个第一PCB板10,得到如图5所示的宽带跳频滤波器。依照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 中,单段跳频滤波器的长度在45mm,单段跳频滤波器的宽度在17.8mm左右,因此,宽带跳频 滤波器的尺寸仅为67.6mm×45mm左右,而传统的宽带宽跳频滤波器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可 达104mm×60mm之大。 [005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中跳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 选地,第一PCB板10上设置有四个支撑座40,每个支撑座4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立设有 一个第二PCB板20,每个支撑座40的侧壁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三PCB板30。 [0051] 具体地,除了在每一个支撑座40上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二PCB板20及第三PCB板30之 外,将4个支撑座40合理分布在第一PCB板10上之后,对该宽带跳频滤波器设置封装框架50, 并在封装框架上引出输出/输入接口51,以备宽带跳频滤波器通信。每段跳频滤波器的频率 取决于电感L和电容C的大小,同时,选取的电感L与电容C等元器件的自身品质又决定了每 段跳频滤波器的工作功率的大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提供工作功率为10W的跳频滤波 器。 [005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频滤波器,通过将每段跳频滤波器单独设置,同时又 将每段跳频滤波器中的元器件独立设置,实现了跳频滤波器的模块化设置,可对单段跳频 滤波器或者单段跳频滤波器中的第二PCB板、第三PCB板进行单独拆卸并维护,避免了大量 元器件的大量插针同时出现在第一PCB板的一侧的表面上因此导致的难以安装及后期的维 护;而且,在满足谐振电路与内与外的电连通的基础上,将电容、电阻立设于第一PCB板上, 将二极管设置于支撑座的顶部端面上,据此不论是在竖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上都大大缩小 了跳频滤波器的体积,实现了跳频滤波器的小体积化。 [0053]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 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有效的进行各种明 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 7 7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 6/6页 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 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8 8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附图 1/3页 图1 图2 9 9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附图 2/3页 图3 图4 10 10 CN 212413130 U 说明书附图 3/3页 图5 图6 11 11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专题3 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物质——烃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苯的结构和性质 (2).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专题3 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物质——烃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苯的结构和性质.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专题3 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物质——烃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烃的分类 烷烃的性质.ppt

  【知识型员工奖励策略研究的国内外文献概要及理论基础15000字】.docx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原名专利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8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主办。长期以来, 知识产权出版社很看重专利数据资源的建设工作, 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已经收藏了数以亿计的中外专利数据资源。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必发网址发布_集团welcome版权所有      /ms/static/picture/wkj0iwdl8cmac7l_aabloa4rbhs202.png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16034677号-2    鲁ICP备16034677号-2